CTB50|中信银行公司银行部副总经理王鹏虎、广发银行交易银行部副总经理雷鸣出席首届交易银行论坛圆桌对话环节

2017-11-03 15:28:58   内容来源:搜狐

编者按:本篇文章主要是首届交易银行论坛圆桌对话环节的精彩内容上篇,对话环节主持人是普华永道中国金融业管理咨询合伙人张立钧,对话嘉宾分别是中信银行公司银行部副总经理王鹏虎、广发银行交易银行部副总经理雷鸣、共享金融百人论坛理事长王永利、中企云链(北京)金融服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宋文东、西南财经大学金融案例开发与教学中心执行主任蔡栋梁、中国交易银行网CEO陈宸。内容主要是就交易银行与金融科技在未来发展中的机遇和挑战进行观点的阐述与分享。

关键词:交易银行金融科技,场景化,以客户为中心,机遇,挑战

\

对话 PART 1

张立钧:如果说要给交易银行一个概念,在座几位嘉宾能给它什么样的概念?

王鹏虎:其实概念这个东西非常重要,中国古话讲名正言顺,名不正,言不顺,言不顺事不成,所以必须把交易银行的概念搞清楚。交易银行从国外来讲,有国外的概念,在中国有中国的概念,招商银行有招商银行的概念,民生银行有民生银行的概念,中信银行有中信银行的概念,大家不是特别统一,包括它的业务内涵,其实每家银行都不一样。我对交易银行的概念有四种理解,第四种理解是比较综合性的,即从交易银行的服务对象、服务手段、渠道,服务的内容和服务的目标来解释,个人认为交易银行是为客户的交易活动提供的银行服务,而且它是基于电子银行渠道,以现金管理和贸易金融为主要的服务内容,以提高交易效率和降低交易成本综合性、生态化的金融服务。

王永利:交易银行这个词已经有很长时间了,原来的银行基本上是以产品为基础去开展业务,但是现在银行发现以产品为中心,成本效益跟不上。然而从以客户的交易为切入点,顺着整个交易提供全面的,包括开拓交易的结算,资金的清算,到供应链的融资,贸易融资,消费金融等等串起来形成一体化的运作,做到重新整合资源,优化资源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这种模式跟原来碎片化的银行设置很不同,当然前提是这种模式需要技术的支撑。过去做不到,现如今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是可以做到的。然而,正因为互联网的发展,交易银行又面临新的挑战。原来服务或者合作的对象开始自己做金融业务,所谓的金融功能的生态化,此外许多其它功能是直接融到业务里面去做的。这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切入点就是支付环节,今天拿着手机就可以支付,只要有账户,有一个信息的载体,不一定用卡,用手机,什么东西都是可以的。原来银行分业经营,分业监管,没有非常好的融入生态场景里面。现在要研究交易银行必须关注一个问题即如何从传统的碎片化到整合型,以交易为核心去开展业务。有生态场景可是又带来一个更大的问题即要是没有这样的生态场景做半天还是空的。包括区块链的应用也是要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大家都要加盟到这个链才可能发挥作用。就比如今天所有的客户都是一家银行的客户,交易银行的效率也会大大提高,如果不在一家银行就存在很多问题。

陈宸:交易银行看似是新概念,其实它早就存在,在欧美银行为企业服务的过程中,都是一直存在的。它是一种关系,是银行和企业之间的一种关系。这种关系是银行服务于企业,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特别是针对国内以信贷为主的银行,如果这类银行能够以支付结算,现金管理为核心,为企业供应链提供这一整套金融服务,就可以叫做交易银行服务。我觉得交易银行服务它的核心就是银行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去服务好他的企业客户。另外交易银行是运用在对公场景。

对话 PART 2

张立钧:以客户为中心,还有所谓的场景化,是交易银行的两个关键词。为什么存在很久的业务模式,突然之间被包装起来了?或者说是商业银行有需求推动这个产品模式?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传统的银行过去几年做信贷规模能产生很大的经济效益,所以银行更多的靠信贷业务发展,而国外的银行在金融危机之前主要是做投资银行跟金融市场的创新业务,但是经过金融危机之后,中国现在的信贷扩张已经不可能再持续的时候,大家才想到业务要回归本原。

第二,最近几年金融科技的创新发展,它能够推动所谓的场景化。在零售这一块为什么能够围绕衣食住行的场景去创造新的一个金融嵌入,主要原因是有一系列的金融科技能够跟我们的生活结合,所以金融科技的发展对我们传统的金融行业既提出挑战,又提供机遇,从零售这一块,有微信支付和支付宝等对个人领域的冲击,然而在公司金融领域,哪些金融科技,或者说金融科技会对银行,特别是传统金融带来什么样的冲击,特别是在未来交易这一领域,金融科技公司和传统的银行,或者说企业的财务公司,谁会更来唱主角?

雷鸣:这个题目大家都感兴趣,然而“到底谁会唱主角”这个问题的观点表述我不是很认同。从最近的新闻就可以看出来,不是谁唱主角的问题。我们四大行都选择了金融科技跟银行联姻,没有谁唱主角,反而是大家一起来把市场做大,把客户服务好,这是一个趋势。从银行的角度来讲,银行发展到今天应该说是无科技不银行。最近广发银行也开发了一些和科技金融相关的产品,我们做的网银的瞬时汇,瞬时结,瞬时收,我们做跨境收支结付这些过程可以及时到账,及时办理,在线申请,然而这些业务都是依托于科技支撑。下一步交易银行发展过程中,银行缺乏一个科技的IT思维,这是科技金融公司给银行一个比较大的冲击。比如银行做金融科技的时候,银行的思路是什么?互联网的思维?互联网思维讲究的是控制客户引流和数据挖掘,但这都不是传统银行所关注的领域。其实在互联网思维方面银行的能力是有欠缺的,比如客户引流,阿里淘宝在客户引流上,在C端有很强的优势,来源于它的场景创造能力。银行原有的支付结算基础的服务,没有这种能力。但从另外一方面看,金融科技公司也需要我们。因为当金融科技公司创造这个场景之后,需要银行加载服务,这些金融服务在最底层都是由银行来提供的,如果金融科技公司想要再造这样一个服务体系,它的成本是很高的。比如交易银行中的贸易融资业务,有很多金融科技公司在涉足。

此外,我们在做金融创新的时候忽略了一点,金融IT最重要的一点是缺乏金融企业对于风险的管理能力,包括最基本的资产负债管理能力,另一方面信用风险管理不能仅仅靠模型,靠模型只是其中一个方面,包括用区块链的技术提高交易的可视度和透明度,也只是一个方面,不是全部。还有像操作风险,这方面的人员储备,知识的储备在金融机构中银行是更有优势的。所以从下一步的发展来看,个人觉得从四大行开始联姻,是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以后越来越多的银行和金融IT企业一起合作,而且我相信这个合作不只是对中国的银行有意义,应该是对整个中国的金融生态都有很长远的影响,包括对服务的客户,监管部门都要从全新的视角来看待金融,看待互联网。那么在金融领域,互联网重塑了金融,然而银行也乐于参与其中,帮助整个行业的形态进一步进化,进一步提升。

对话 PART 3

张立钧:对于BAT跟工农中建交这一轮的合作是怎么样的看法?上文很多都是从银行角度,围绕金融科技未来的格局,金融科技跟交易银行对公业务合作,零售业务的合作等,现在想问一下中企云链的宋文东宋总,从企业或者科技的角度谈谈企业与交易银行之间的关系。

宋文东:中企云链是一家为银行提供企业需求,利用金融科技给传统银行提供解决方案的公司。一开始公司的初衷并不是要做金融,我们是从产业角度出发,解决央企集团整个产业链的管理。在13年、14年P2P比较热的时候,BAT等几家互联网公司对于产业的理解和现在差别很大,几家大的互联网公司从关注消费金融,个人到企业B2B的应用,我觉得是有一个转型过程,随着市场的培育,个人金融和企业金融,甚至交易银行的影响,四大互联网公司已经看到了B2B市场的来临,但是我个人认为其实企业级的应用跟个人的应用还是有很大差别。个人应用,是每个人自己作出决策就可以作出行为,但是企业行为是一个组织,需要很多层级的个人去做一个决策,比较难。对于交易银行在整个企业级的应用上我有两个困惑,每个大企业集团都有自己的财务公司,财务公司做供应链金融,尤其是交易银行里面最核心的部分是有天然的优势。未来的银行,商业银行向交易银行转型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和央企、财团的财务公司发生矛盾,我更倾向于并不是谁吃掉谁的问题,两者是一个融合的关系。企业集团不可能绑定在一个银行上。不仅仅是跟财务公司,跟集团的成员单位,甚至供应商,多级供应商,这种合作的趋势是不可改变的。我的观点是交易银行如果离开大型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它是不完整的,甚至说可能会有一定的阻力。如果财务公司离开银行,我认为它是没有根基的,这是我的基本观点。

来源:中国交易银行网

相关推荐